(知识与能力目标)《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狂潮》

  • 时间:2023-10-15
  • (知识与能力目标)《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本课主要内容是: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政治腐朽,军备松弛,虽经浴血奋战,最终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并提供相关图片和动态地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2-1-c-n-j-y

    2、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出处:21教育名师】

    3、利用闻一多和丘逢甲的诗句,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1教育网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引出本课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二、进入新课

    (一)中日甲午战争

    1、日本的“大陆政策”:日本的强盛要追溯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使日本走上

    了近代化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但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封建残余势力的保留,市场的狭小,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日本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这一政策分为五步:一、侵占中国的台湾;二、征服朝鲜;三、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

    四、征服全中国;五、侵占亚洲,称霸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否征服中国是它大陆

    政策是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2、列强的默许或纵容:列强随着自己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对世界领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断扩大自己的(半)殖民地,在扩张中同时造成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在中国这个问题上,各国都默许和纵容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21*cnjy*com

    3、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一次反对本国腐朽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

    农民起义,作为友好邻邦的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邀请派援兵前往朝鲜镇压这场起义,日本也趁机出兵朝鲜实现它“大陆政策”的第二步。当清政府派兵前往朝鲜时,日本也趁

    机派军队开进朝鲜,为它实施第二步计划创造了条件。当起义平息后,中日本应同时撤兵,但日本置之不理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反思,并且还大派援兵,准备发动战争。【版权所有:21教育】

    4、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战争一触即发,国内舆论强烈要求清政府备战,北洋

    海军的广大官兵也要求立即投入抗击日军的战斗。然而,李鸿章拒绝出动北洋海军,主张“避战自保”,因为他深知,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成军后,没有再添任何舰只;

    1891年以后又停止购买枪炮弹药,海防经费被慈禧挪用去修颐和园。李鸿章对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北洋海军不肯轻于一试,力主乞求列强出面调停,希望依靠第三国的力量迫使日本从朝鲜撤军。慈禧即怕日本的武力威胁,又忙于自己六十寿辰的庆典,一心力保“和局”,苟安目前,她支持李鸿章的求和主张,由此可以证明,战争不可避免,清政府的失败不可。

    5、战争的爆发:

    (1)时间、战役

    时间:1894年7月1894年7月~1894年9月1894年10月~1895年4月

    战役:丰岛战役平壤战役辽东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2.战争的性质:是侵略性战争。(2)结果:战争的结局是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其使京津安全直接受到威胁。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

    日本占据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安全。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知识与能力目标)《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狂潮》,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21·cn·jy·com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反思,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

    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来源:21cnj*y.co*m】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增辟通商口岸: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教师指出,自此,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三国干涉还辽,学生自读。教师相应演示。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学生自读。教师相应演示。联系史实认识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抨击“台独”。2·1·c·n·j·y

    5、《马关条约》影响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概括为割领土、赔巨款、开四埠、设工厂四个方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苛刻、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知识与能力目标)《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狂潮》,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2)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3)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

    结论:所以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21*cnjy*com

    2、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

    (1)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多次参与侵华活动;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实力比英国等国弱,

    难以单独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2)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工业强国,但军事力量还较弱。(3)1898年美西战争之时,列强已在中国强占了租借地,划分了“势力范围”。为改变这种局面,为了分享西方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结论: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减少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了。

    三、本课小结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联系上联归纳本课主要内容。下联又说明什么问题?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还与统治者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清军军备废驰,部分官兵临阵逃脱等有关。,

    在《夜深沉》的乐曲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反思,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www-2-1-cnjy-com

    结合本课内容,说出自己的感想。在动态出现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字幕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略。

  • 上一页: 李庆功:追忆浸透着中华民族痛惜和悲愤的战争
  • 下一面:(每日一练)中日战争课时设计课堂(4课)
  • 相关文章

  • 2016年六安金安区事业单位医疗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师)
  •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 (郝霖)2016年甲午海战中日战争设计课堂实录
  • 晚清重臣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千年未有之变局
  • 李鸿章:一个既有功劳又有过失的晚清名臣
  • 编辑推荐

  •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从哪些方面去总结?
  • 随便看看

  •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从哪些方面去总结?
  • 李鸿章:一个既有功劳又有过失的晚清名臣
  •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借鉴?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师)
  •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 :李鸿章少年遇挫,却有机缘182年